近期疫情动态结合钟南山院士表态,似乎可以看到疫情有所缓解的痕迹,后续消费有望有所修正。今年过年偏早,往年一般在2月中下旬开工,若3月份复工情形有明显好转,因旺季降临及疫情得到较好的操控,估计需求料在3月份逐步增加。 蝗灾后续存在投机空间。商场对蝗灾重视度提高,短期因未到栽培季影响有限,长期暴虐或导致印度、巴基斯坦棉花主产区减产。近期,起源于东非的蝗灾正蔓延至棉花主产国巴基斯坦、印度。如果3月份蝗灾暴虐至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则会影响占全球7%的棉花产值。如果6月份、7月份蝗灾继续暴虐至巴基斯坦、印度全境,则或许影响近3成的全球棉花产值。东非、非洲棉花一般4月份栽培,产值分别占全球1.1%,占全球5.7%,影响份额较小,但也不行小觑。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到达高潮、瘟疫级别的非洲蝗灾共有7次,其中有2次东进至印巴区域,非洲触及年份有16年,其中9年减产。1993年夏天,重大热潮级别的蝗灾蔓延至巴基斯坦、印度区域,两地该年度棉花减产。1988年夏天,瘟疫级别的蝗灾小股蔓延至巴基斯坦,棉花栽培期蝗虫密度经历冲高回落,该年度巴基斯坦棉花减产,1989年秋天,蔓延至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区域,当地为非棉区,棉区影响有限。 《印度时报》报导,印度蝗灾已根本完毕,目前仅部分区域仍有蝗群聚集,但是不扫除6月份更大程度规划迸发的或许。印巴区域是全球重要的棉糖产区,如果6月份蝗群再度迸发,将对全球的棉糖供应产生影响,继而影响价格,因而后续的蝗虫态势值得密切重视。 棉花之所以站在蝗灾行情的风口浪尖,是因为印巴区域也是最大的棉花产区,其中印度棉花播种面积约占全球的 40%,产值占全球的 28%,巴基斯坦棉花播种面积占全球的 8%,产值约占全球的 5%。因而,一旦印巴区域棉花产值遭到影响,意味着约全球三分之一的棉花产值将遭到明显影响。印度是棉花出口第三大国,而且印度国内消费处于继续增长、近几年印度棉花库存偏低且政府继续提高籽棉最低收购价,印度棉价格走势偏强,印度棉出口数量明显减少。而且因为用棉结构上的问题,每年仍需进口 30 多万吨的棉花,最主要的进口国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