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以来,而港股商场上零成交(或极低成交)个股的占比也呈现显着抬升。本周甚至呈现单日超过459只个股零成交的现象。微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商场资金张望心情浓厚,港股商场成交量呈现显着下滑,一度低至650亿港元邻近。香港恒生指数今日开盘跌1.15%,随后震动跌落,截止发稿,恒生指数报26108点,跌落1.57%,腾讯控股报309.6港元,跌落2.89%。12月日均成交量前十的公司中,包含腾讯控股、中国安全、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友邦保险、汇丰银行、工商银行、中国海洋石油、港交所和中国银行。其中交易额最高的是腾讯控股,高达78.70亿港元;而最低的中国银行也高达10.53亿港元。 12月港股商场再次进入弱势震动,商场的交投心情呈现了显着的走弱,尤其是商场上零成交(或极低成交)的僵尸股占比呈现了显着的抬升。目前资金出资心情不高,一方面由于港股大市震动走弱打击出资心情,且年结在即商场资金面收紧;个股成交量分摊份额差距过大,资金会集在强势大盘股,而由于港股商场资金结构的原因,基本面偏弱个股越来越不受资金喜爱并构成恶性循环,预期未来港股的尾部公司将逐渐被商场筛选。 本年4月,历史上首次呈现了美元兑港元汇率触及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出动千亿港元资金以拉升汇率,仍难阻资金继续流出香港的态势;加上港股进入IPO大年,新增血液抽走部分资金;年结在即,而美联储12月或再次加息,且外围不确定性不明朗,种种因素都造成了商场流动性的枯竭。在美国进入加息通道之后美联储已经加息8次,香港商场此前拥有充足的流动性去应对。上一年是港股牛市,零成交的占比逐渐下降,尤其是本年一季度行情快速走高,零成交的个股随之快速下滑,可是跟着恒指回调,美联储的加息,加上外围不确定性的影响,商场出资信心呈现显着的走低,带动恒指成交量下降,零成交情况随之恶化。港股商场资金以组织资金为主,不仅换手率低,而且组织资金有较强的专业性,偏好龙头企业,一些落日产业的公司或缺少竞争优势的公司自然难以进入组织高眼,组织也更倾向于有稳定回报率,并且前景相对明晰的龙头股。香港的个人出资者持有的市值占比仅为6.82%,比较而言A股个人出资者持有的流转市值占比达到40.5%。港交所的数据显现,个人出资者的成交金额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而组织的换手率则是偏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