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地区钢铁企业的减产和不断搬迁,预计2019年粗钢产量将降至最高,但由于缺乏产业矛盾,钢铁产业将保持盈利。由于设备更换周期已连续几年下降,预计工业材料需求将继续下降;建筑材料的下游需求,基础设施的局部债务有限,再加上其反向周期性,预计将保持稳定,而房地产转换货币化的比例下降,热门城市强势政策压制以及资金紧缩预计也将下滑,但仅限于政府对稳定的需求,预计震荡将会疲软; 在出口方面,随着需求周期性下降,国内供需紧缩格局有所改善,国内外价格差距缩小,出口有望改善,但局限于贸易摩擦,改善程度有限。风险点:政府维持稳定的决心超出预期。房地产需求超出预期。更换产能已超过预期的产量。世界经济下降超过预期;2018年,螺纹钢期货指数波动较大,重心上升。全年最高点为4441点,最低点为3246点。 2018年,减产继续进行。在2017年的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从法律,制度,政策等方面加强,取暖季节正常化,但在高利润的背景下,生产仍然创下新高。一方面,由于电弧炉生产能力的提高,其生产能力占总产能的近15%,其中2018年投产约2160万吨,约26%为第四季度投产。其中,约45%的电弧炉容量是独立的电弧炉。这部分生产成本较高,这是供应的边际影响,另一方面是废钢添加比例的增加。 在2018年,国内去杠杆化,但随着美国和欧洲加速退出量化宽松,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扩大,贸易层面的保护主义继续出现。中美之间的差距最大,中国的汇率明显减弱,国内经济整体趋势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已转向财政政策,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特别强调补充短期,去杠杆已经微调,底线思维再次主导了政策方向。 2018年,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贸易层面的保护主义继续出现。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异是最大的。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国内政策取向发生了变化。政府的去杠杆化的主要目标在年内被推迟。在这一年,它转向稳定杠杆。预计2019年的底线思维仍将主导政策。 近年来,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持续增加,但在2019年,政府的底线思路被强加,预计将实施边际弱势。国务院于2018年7月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向公众公布,并明确指出经过三年的努力,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进一步显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