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我国生猪存栏环比降5.4%,同比降16.6%;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19.1%,环比下降5%。不仅环比降幅较1月扩展,同比降幅更为近10年来最大。另一方面,因为去年冬天猪价低迷、饲养户办理意愿缺乏等要素,也导致当时仔猪供给量紧张。部分地区40斤仔猪价格从年前的300元/头,飙升至当时的700——750元/头。这也在必定程度上推升了生猪饲养的成本,强化后期猪价的上涨。 3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猪肉价格上涨5.1%,为同比连降25个月后首次转涨,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受非洲猪瘟等要素影响,生猪产能下降,猪价大幅上涨,并直接影响到了我国CPI数据。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价格改写了2006年以来的前史低点。而在随后的农历新年后,生猪价格开端爆发性上涨。 未来货币政策应考虑上述危险。猪价影响可能会超出市场的预期,尤其要警觉下半年猪价上涨带来的结构性通胀,这会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运转。而随着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业界忧虑其会对当时经济形成结构性通胀危险。非洲猪瘟已严重影响产业的正常运转,估计2019年度猪肉产值将下降15%——20%。这也意味着2019年猪价有望改写前史高点。饲养职业归于典型的周期性行情,深度亏本后将迎来职业复苏。 到当时,有部分省区猪价上涨近一倍,全国猪价较1月中旬上涨40%左右,同比上涨50%。4月份上半月以来,全国生猪均价为15元/公斤。考虑到猪价会持续上涨,整个4月份,全国生猪均价估计会达到15.5元/公斤,较去年同比上涨50%——55%。到5月份,有可能达到18元/公斤,同比上涨75%——80%之间。 今年以来猪价上涨,使市场确认了猪价牛市,补栏意愿开端有所增加。业界分析称,饲养户乐意高价购买仔猪,较大程度上表明当时供给量缺乏,以及能繁母猪的数量缺乏,进一步确认猪价的上涨趋势。若不考虑后期疫情进一步开展状况,今年5——7月份,会呈现生猪供给缺口最大的时期,猪价再次暴升可能性极大。目前而言,这样的价格意味着整个生猪职业已基本摆脱了亏本状态,南北方都不谋而合地呈现了生猪供给缺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