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玉米指数在5月29日形成了一个季节性高点(2035元/吨),随后一直处在缓缓的下跌趋势当中。当前,市场有些利多因素扰动。例如:传闻拍卖会不会暂停;当下,拍卖底价成本较高,叠加夏季淀粉消费旺季,是否会引发价格上涨;玉米生长期还存在不确定性。然而,利空因素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主导市场。其中有:按计划,政策粮的拍卖将持续至9月底,当下拍卖粮源开始流入现货市场;当下,大商所还有87.5万吨的注册仓单,期货溢价和巨量仓单对1909合约构成较大考验;9月后,玉米进入收割期,一次性供给特点使得其时供求关系变得十分宽松。因此,我们推测,利空因素远没有消化,这个转折时机估计要到11月份前后。 今年的临储拍卖是从5月底开始的,每周约投入400万吨,直至9月底。如此,造成了市场两方面的改变:一是逆转了市场先前青黄不接的局面,价格出现反转,因政策粮的介入,导致供给逐渐变得宽松;二是今年的拍卖底价提高了200元/吨,使得当前政策粮的成本较高,其负作用是当需求低迷之时,深加工企业参与拍卖的积极性受挫。产量方面,因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我国玉米产量亦呈现小幅下降的态势。消费方面,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玉米消费每年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进入9月份,玉米市场就将迎来2019/2020年度,也意味着秋收季节的来临。就产量而言,以USDA数据为基准,2019年我国玉米总产量为2.54亿吨,减少333万吨。玉米大规模上市应在9月底至10月初,而此时消费却处于淡季。因此,在收割季节,玉米市场将处于供给充足的调整状态。因此,我们预计,2019/2020年度我国玉米市场应当会有一波较大的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