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20日报导,国际劳工组织(ILO)估算,盛暑导致人们劳动时间削减,到2030年可能给全球形成2.4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正告说,这是气候危机,呼吁领导人们在9月的气候行动峰会上拿出对策,但现在似乎还看不到解决办法。报导称,7月底,在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出现了史上最高气温。7月25日,巴黎最高气温达42.6摄氏度,是72年来最高温度。2018年7至8月的巴黎,均匀最高气温为25至26摄氏度,许多家庭没有冷气设备。 7月25日前后,法国、德国、瑞士等国被逼停运部分高铁。因为人们忧虑酷热导致轨迹变形。法国、德国的几个核电站,因冷却水温度上升,一度停止了运转。 报导称,热浪也波及格陵兰岛,其大部分坐落北极圈。仅8月1日,就有125亿吨的冰川消融,为单日消融量的前史之最。美国媒体报导说,6至7月消融的冰川到达2400亿吨,海面上升将不可避免。7月北极圈的海冰面积比均匀水平减小大约两成,为前史最低纪录。世界气象组织(WMO)称,在包含西伯利亚等地的北极圈,自6月以来发生了100多起大规模山火,而北极圈频发山火是极端稀有的。6月西伯利亚的均匀气温比常年高10摄氏度左右。报导称,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只是形成盛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8日发布的陈述预测说,2050年粮食价格有可能上涨多达23%。陈述指出,干旱、洪涝增多,农作物收成下降,将影响粮食的稳定供应。国际劳工组织(ILO)在7月的陈述中估算,到2030年,反常气象将使全球劳动时间比现在均匀削减2%。从地区看,南亚将削减5.3%,西非将削减4.8%,为最大减幅。这对需求开展较多野外作业的建筑业和农业,将形成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将不可避免地遭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