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也是全面开展反污染斗争的五年。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敏介绍了十三五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根据赵英敏的说法,在过去的五年里,生态和环境部一直致力于赢得和对抗污染的艰苦战斗。环境污染治理取得重大成就,生态环境保护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这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大、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最好的五年。人们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与五年前相比,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赵英敏表示,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细颗粒物(PM2.5)浓度未达到地级及以上城市标准,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水体比例,次于五类水体。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比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削减比例以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削减,这八项约束性指标已提前完成,今年1-9月,今年1-9月,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优日比例为87.2%,预计年底可达到84.5%的约束性目标。到今年年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九项约束性目标将全面完成。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各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生态环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加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统筹规划疫情正常化防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同时,统筹规划十四五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夯实污染防治基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十四五开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