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玉米减产已成定局,但新玉米将陆续在华北上市,高价玉米将带动小麦等谷物替代,从而降低玉米需求。玉米期货价格短期调整空间不大。中长期价格并存。预期价格波动较大,低位支撑较强。建议波段操作。预计价格区间为2200-2700元/吨。 一、市场分析 1.市场评论 7月以来,暂储拍卖继续推进,成交比例保持在100%,平均成交价格稳步上升,高成本推高价格,玉米盘向上波动。8月份以来,临时储备拍卖降温,整体溢价较前期有所萎缩,盘面价格在高位波动。9月,东北主产区受台风登陆影响,吉林东部和黑龙江部分地区受灾严重,部分玉米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根据世界粮仓调查数据,东北三省玉米产量黑龙江下降12%,吉林下降15%,辽宁下降20%,整体下降14.7%,提振市场看涨情绪,盘面价格强势上涨,9月下旬逼近2500元/吨。 现货方面,截至9月28日,全国玉米均价为2268元/吨,山东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主要为2300-2410元/吨。东北减产带来的看涨情绪继续提振市场信心。截至9月14日,北方港口库存280万吨,南方港口库存34.8万吨。然而,港口的市场供应紧张,短期调整的余地很小。 至于暂存拍卖,现在已经到了第15轮,市场参与热情总体较高。截至第15轮(9月3日)结束,暂储玉米拍卖总成交额约为5683万吨,较计划数量增长94.83%,接近100%。回顾2019年暂存拍卖,市场共投放8059万吨,成交2191万吨,整体成交率27.19%。临时储存玉米的剩余库存为5770万吨。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今年的暂存拍卖相当火爆。9月3日之后,新的临时存储拍卖尚未投入运营。与前几轮相比,第15轮拍卖成交比例明显下降,拍卖降温,但成交价格居高不下。全国平均成交价格2072元/吨,较首轮1765元/吨上涨307元/吨,涨幅17.39%。高成本因素提供了市场支持。 深加工方面,截至9月25日(第39周),根据天下粮仓网的调查,136家企业的玉米总消费量为109.78万吨,同比增长4.97万吨,增幅为4.74%。其中淀粉类企业82家,消费量66.95万吨,同比增长1.1万吨,增幅1.67%;醇类企业42家,消费量30.59万吨,同比增长3.63万吨,增幅13.46%;添加剂类企业11家,消费量12.24万吨,同比增长2%。第三季度以来,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量从之前的下降见底,近期趋势有所放缓。玉米收购量方面,110家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71.62万吨,同比减少3.94万吨,降幅5.22%。库存方面,玉米深加工企业(含拍卖粮)库存总量494.88万吨,同比增长29.24万吨,增幅6.28%。华北新玉米数量少,部分企业仍需消耗厂内库存,深加工企业整体库存持续下降。2.淀粉 下游淀粉市场,行业整体运营率从第三季度开始反弹。截至9月25日,根据天下粮仓网的调查,82家玉米淀粉企业的运营率为63.27%,比去年同期的65.92%下降了2.65%。库存方面,临近中秋国庆,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下游企业正在积极进货。淀粉库存从第三季度开始持续下降。截至9月25日,82家玉米淀粉企业淀粉库存总量达到53.8万吨,比去年同期的63.32万吨减少9.54万吨,降幅为15.06%。生玉米滞涨价格下跌,淀粉价格小幅调整。近期玉米下游企业理论加工利润整体略有盈利。 二、结论策略 天气猜测仍在意料之中,东北三省玉米减产已成定局。今年,整体市场供应量将减少,贸易商和用粮企业有意愿储存和提供市场的底部支持。华北新玉米陆续上市。近期山东待卸车辆数量上午明显增加。随着后期华北新增粮食的大量出现,玉米的供应量逐渐增加。在替代方面,高价玉米推动了小麦等谷物的替代,降低了对玉米的需求。政策方面,要关注中美关系的演变,后期会有大量进口补充国内供给。总体而言,玉米期货价格短期调整空间不大,很多前期期货可以卖出看涨期权或买入看跌期权,对冲回跌风险。中长期来看,价格波动较大,低位支撑较强。建议波段操作,预计价格区间2200-27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