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疫情使我国这个养猪大国产能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结合农业乡村部和第三方安排等多方统计数据,农业乡村部发布的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20%左右,且已经影响到种猪。市场主流机构普遍认为,生猪产能下降超越20%。不过这是建立在前期华南区域疫情较轻的基础上。业内估计未来一个月,华南区域生猪存栏将会呈现大幅下调。 我国生猪出栏量及存栏量占全球生猪的50%,我国生猪产能大幅削减使得全球肉类供给呈现缺口,一年全球猪肉交易量仅为800万吨,无法满足我国需求。 由此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估计2019年我国冻肉猪进口量有望到达200万吨,近几年冻猪肉进口量在140万——180万吨;第二,我国巨大的猪肉产值缺口,将推高全球猪肉价格创前史新高;第三,因为猪肉缺口无法填补,只能从其他肉类进行补充,禽肉有望在未来1-2年成为主流肉类消费品种。 从全球交易来看,我国猪肉的巨大缺口,将影响全球猪肉交易,欧洲、北美洲将成为我国猪肉进口的主要来源。受我国需求及交易冲突的影响,南美洲生猪养殖有望快速开展,并成为我国猪肉的重要进口来源区域。此前因为疫情及其他要素,我国根本停止了从美国进口鸡肉,巴西肉鸡养殖职业快速开展。现在,巴西鸡肉占我国鸡肉进口比重超越50%。 如今,亚洲也已经成为非洲猪瘟的重灾区。蒙古国、越南和柬埔寨也相继迸发非洲猪瘟。其中,生猪交易比较活跃的越南,其猪肉产值占全球2.5%,排名第六。疫情对其生猪产业冲击也比较大。 此外,亚太区域中猪肉产出比较大的菲律宾、韩国和日本,其猪肉产值占全球3.7%,尽管还没有迸发疫情,但韩国已经呈现非洲猪瘟病毒。 东南亚作为全球重要的生猪养殖区域,假如疫情分散,全球的生猪产能将会继续受到影响。 受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全球猪肉产值将削减至少3%。而我国和越南生猪养殖量靠前,猪饲料消费也比较大,生猪存栏的削减,导致猪饲料需求也将随之削减。 未来,我国猪肉交易、粮食进口将会形成更为依赖南美的格式,影响我国企业在南美相应的产业布局,加快南美区域粮食种植和养殖职业开展。别的,我国也将积极拓展非洲和东欧区域粮油及肉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