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鸡肉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鸡肉价格下跌,主要是鸡肉生产能力过剩。 由于去年同期国内鸡肉价格高涨,去年下半年大家都去养鸡,养鸡场增加养鸡规模,结果养鸡场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市场供给超过了需求。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白羽鸡肉种鸡祖先更新量为122.35万套,强制换羽为9.12万套,共计131.47万套,合计数量同比增加55.8%。 也就是说,今年肉鸡的生产能力大幅增加,这一增长速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 另一种与猪肉价格不同,鸡肉消费的主要途径是团膳配餐,占鸡肉总消费量的65%。 但是,今年上半年饮食的影响比较严重,学校又半年没开学了。 因此,国内鸡肉的消费至少下降了30%以上。 现在鸡肉的生产能力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消费需求的下降,受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的影响鸡肉的消费量至少下降了30%以上。 这样鸡肉的价格不会跌到地板的价格是很奇怪的。 但是,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上涨,鸡肉价格也可以下跌。 主要优点包括: 第一,鸡肉具有代替猪肉的作用,因此当猪肉价格处于高位时,广大低收入者转向购买鸡肉。 猪肉从高位掉下来后,人们又停止吃鸡肉,开始吃猪肉了。 最近的一百二十年间,中国鸡肉消费量不断上升,2000年至2018年中国鸡肉消费量的总量从985.7万吨上升到1197.5万吨。 其次,中国人喜欢吃猪肉,但鸡肉很少。 现在中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为10公斤/年,美国人均42公斤/年,巴西人均48公斤/年,欧盟人均18公斤/年,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人更偏向于吃猪肉而不是鸡肉现在国内养鸡场的生产能力过剩,应该鼓励国民吃鸡,可以减少脂肪的摄取。 数据显示,每100克猪肉含有37克脂肪(五花肉),每100克鸡肉的脂肪含量在10克左右,只有猪体脂的三分之一。 所以,吃鸡肉肯定比吃猪肉更利于人体。 第三,现在鸡肉的价格在山谷区域,主要是养鸡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 我相信疫情过后,餐饮店、学校、机关食堂的鸡肉消费需求会持续上升,价格会慢慢恢复。 有些人对猪肉的价格不满,转移到鸡肉。 将来可能会喜欢吃鸡肉补充营养,猪肉的需求会一点点转移到其他家畜身上。 这样中国人每年吃鸡的数量都会逐渐上升,中国养鸡场的生产能力过剩会减轻。 因为人们每年消费的鸡数量很少,开始逐渐向大需求量扩大。 这有利于肉鸡产业的长期发展。今年上半年,国内猪肉价格上涨,但鸡肉价格跌入低谷,主要是肉鸡生产能力过剩,疫情冲击了肉鸡的需求。 但是猪肉价格上涨后,人们转向购买鸡肉,也有助于促进猪肉价格下降。 其实,对我们来说,吃鸡肉比吃猪肉更有益于健康,减少脂肪的大量摄取。 现在中国人每年吃鸡肉的量远远少于海外其他国家。 利用下半年鸡肉需求开始回升,养鸡行业走出低谷后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