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大会落幕不久,海湾区域又传来一则重磅音讯: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接壤区域有一块菱形区域,被称为中立区,是由科威特与沙特在1922年签定协约创立的,为英国殖民时期的产物。中立区面积超过5700平方公里,在上世纪70年代,两国在中立区划定界线,分别控制。该区域包括两个主要油田,一个是坐落陆上的Al-Wafra油田,另一个是坐落海上的Khafji油田,由两国一起管理石油资源。此前,因为运营歧异和关系恶化,这些油田处于关闭状态。现在,该区域传来重磅音讯:沙特和科威特终于有谈妥的转机了。 据悉,两边6月曾在沙特举办会议,已开始为本月的会议起草协议。这一次,商洽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边终于达成共同,表明在过往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当然,鉴于达成协议的复杂性,商洽仍或许破裂。并且,即使真的洽谈稳当,中立区的油田也未必能当即出产。这是因为前两天欧佩克大会上,成员国决定把减产协议延伸至2020年3月,中立区油田一旦产油,意味着即将消耗科威特和沙特各安闲欧佩克的出产配额。鉴于沙特一向超额减产,料不会当即通过中立区产油。据报告,到2015年停产前,中立区的石油出产能力为60万桶/日。要知道,伊朗6月份原油出口也才30万桶/日。别的,中立区所产的恰恰是委内瑞拉和伊朗被约束供给的重酸性原油。由此看来,该油田的复产重要性显而易见。美国此前极力敦促沙特和科威特达成协议,康复中立区油田的出产,以期增加全球原油供给,拉低油价。此举也正中其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