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国内油菜籽产值未有实质性增加,而且油菜籽进口数量相对有限,使得国内菜粕供给略显偏紧,加之我国进口豆类等油料的本钱走高,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国内菜粕价格。不过,由于豆粕和菜粕的价差过低,而且由于气候等原因,本年夏秋季节水产价格较为低迷,令水产饲养对菜粕的需求有所下降,而随着气候转凉,水产需求冷季行将降临,加之新季棉粕等行将上市,国内菜粕商场料受到影响,价格保持振荡走势。自2018年开端,在农产品进口方面,我国逐渐向来历多元化改变,不但放开了对俄罗斯的大豆进口,而且放开了对印度、阿根廷等国蛋白粕的进口,这自然对国内的菜粕商场心情较为晦气。 作为菜粕的最主要需求方,国内的水产饲养商场已处于由旺季转向冷季的过渡阶段。其间,北方地区的饲养量现已逐渐转淡,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也现已进入年度最后冲刺阶段。尽管华南地区水产饲养继续保持稳定,水产品供给量略有增加,但随着秋冬季的降临,水产饲养也将进入冷季。全体来看,近几年国产油菜籽产值仅处在400万吨左右,作为供给偏少的菜粕,其价格走势仍很大程度上跟从豆粕。此外,国内水产饲养效益偏差,而且随着进口油料粕类来历增多,菜粕的供给在未来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而随着水产饲养冷季的降临,菜粕需求也将呈现出季节性的下降,这将压制菜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