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9月报告显现该国毛棕榈油产值184万吨,显着低于三大机构平均191万吨的猜测。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主产区产值有所分化。 2018年,马来西亚毛棕榈油年度产值为1952万吨,其间马来西亚半岛产值1020万吨,沙巴产值514万吨,沙捞越产值418万吨。从产值上看,马来西亚半岛占到马来西亚总产值的50%以上,对整个马来西亚产值影响较大。马来西亚半岛坐落马来西亚西部,包含了11个州和2个联邦直辖区,而沙捞越和沙巴则为毗连的单独两州,别离坐落马来西亚中部以及东部。 2019年,马来西亚半岛产值在6月和9月均呈现了显着下滑:6月产值83.5万吨,环比5月的93.6万吨下降10.8%;9月产值为93.3万吨,环比8月的97.4万吨下降4.3%。相反,沙捞越9月产值47.1万吨,环比增5.34%;沙巴43.7万吨,环比增9.58%。9月马来西亚半岛减产,但沙巴以及沙捞越增产,因而马来西亚全体棕榈油产值仍然增产,而马来西亚半岛产值反季节性下降是导致马来西亚全体增产不及商场预期的最直接原因。 影响棕榈油产值的因素有许多,最主要是降水、肥料、树龄结构、栽培面积等。今年马来西亚三大产区产值呈现季节性显着分化,主要是由降水差异形成的。对过去180天降水状况回测,能够看出,马来西亚全体干旱,马来西亚半岛最严重,沙捞越旱情较轻,沙巴居中。累计降水量方面,马来西亚半岛最少,沙巴居中,沙捞越较多。这与9月上述区域棕榈油产值状况十分符合,即马来西亚半岛减产,沙捞越以及沙巴增产。总之,今年7—9月马来西亚以及印尼呈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这将影响6—9个月后的棕榈油产值,因而明年一季度马来西亚棕榈油全体产值同比有或许减少。同时,马来西亚产区棕榈油产值分化状况或持续,即马来西亚半岛的产值增加将不及正常季节性并弱于沙巴以及沙捞越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