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粮食物资储备局积极开展农家科学粮食储存专业粮食安全工程粮食安全保障控制与应急设施项目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以促进粮食节约为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取得了显著效果。 据统计,仅科学储藏粮食,就降低了8个百分点,每年粮食减少至少8.6亿斤。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粮食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供应能力增强,但粮食产后损失与收获环节干旱,干旱、储藏、运输、加工、消费环节损失大,特别包括农户家庭粮食储藏根据抽样调查,全国农户粮食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东北地区平均为10.2%。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吉林省全面推进农家科学储藏仓库的建设。 实施农家安全储粮和科学储粮,相当于无形粮食田的开发,是不耕收获、不生产增产。 从2009年开始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全省累计建设农户科学储粮仓库48万套,总投资额18.75亿元,分布在9个市(州) 50个县(市、区),为农户制造简易储粮装备150万套,玉米(22 农户科学储粮仓库具有通风、降水、防霉、防鼠、防雨水等功能,损失损失率下降2%以内,损失损失率下降8个百分点,由此每年粮食减少至少8.6亿斤。 自2013年国家实施粮食安全工程粮食安全保障控制和应急设施项目以来,全省建设了粮食仓库物流设施和粮食危险仓库老库修理改造项目18批1156个,总投资额79.59亿元,新仓库容222 有效促进吉林省粮食流通散储、散运、散装、散排四散化的变革,对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减少粮食流通损失、降低粮食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快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健全吉林省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是优质粮食工程之子,主要任务是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现有资源,建设专业化的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布局合理,需求一致,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粮食产后通过2018年和2019年的建设,全省已经建设了156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投资5.4亿元,年服务能力150亿斤以上,农业服务专业化水平显着提高。 到目前为止,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累计市场化处理粮食443万吨,有效减少了粮食储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损失,使农民增收了5亿元。 今年要实现在生产粮食大县建设17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三年的建设计划目标,监督各地的服务和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