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两只新券破发,可转债一级市场再度遭遇重创,这也是可转债刊行轨制鼎新以来最为稠密的一波破发潮。从数据来看,此轮破发潮尚未有终结迹象。
与此同时,散户弃购现象频现,为了确保刊行成功,承销商纷纷选择包销弃购份额。不外,上证报记者留意到,近期呈现高比例包销扎堆现象,市场风险正在集聚。
新券首日破发几次
可转债一级市场的颓势仍在延续。跟着近期股市持续调整,参与可转债“打新”曾经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周一,吴银转债和横河转债上市,成果不出市场不测,双双破发。
此中,横河转债以至创出下半年以来转债“打新”的最差战绩。横河转债昨日开盘后便逐级走低,一度跌至90元大关,尾盘跟从大盘反弹,至收盘仍大跌8.68%,报收91.317元。这意味着,“打新”投资者所持有的市值,曾经缩水至面值的9折附近。
吴银转债因为有网下机构参与,表示略好,但仍跌破面值,收盘报收于99.20元。
一家金融机构转债研究人士向记者暗示,近期A股市场持续低迷,是形成可转债“打新”收益由正转负的焦点逻辑。
7月初,A股市场反弹,浩繁机构抢筹可转债迹象较着,转债市场大幅反弹。但跟着大盘再度调整,可转债一级市场起头持续低迷。
数据显示,可转债刊行轨制鼎新以来,仅6月份就呈现过转债持续破发的景象。但步入8月份,转债破发成了大要率事务。截至目前,已有7家转债首日破发。
值得留意的是,周二即将上市的凯发转债,最新转股价值仅有85元。无机构预期,凯发转债周二仍有可能呈现破发觉象。
高比例包销扎堆现象昂首
可转债“打新”收益为负,导致网上投资者热情不高,以至在近期呈现了大规模转债弃购现象。
所谓弃购,是指投资者通过网上申购中签后,担心转债上市后下跌,而选择不缴款的行为。因为新券持续破发,弃购现象频现。为了保障刊行成功,承销商往往采用包销体例确保刊行成功。
然而,记者留意到,近期跟着大盘持续调整,券商包销比例直线走高,背后躲藏的风险不容轻忽。
周一上市的横河转债虽然跌幅庞大,但包销比例仅5%。不外,此后刊行的多只个券包销比例陡增至两位数。周一岭南转债通知布告的刊行成果显示,主承销商包销了19%的筹码。而蓝盾转债和曙光转债的包销比例更是高达26%和32%。此前,最高包销比例为湖广转债的33%。
一般而言,可转债刊行一旦认购不足70%,主承销商能够颁布发表刊行中止。
按照刊行通知布告,当原股东优先认购的可转债数量和网上投资者申购的可转债数量合计不足本次刊行数量的70%时,或当原股东优先认购的可转债数量和网上投资者缴款认购的可转债数量合计不足本次刊行数量的70%时,刊行人及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将协商能否采纳中止刊行办法。
不外,从曙光转债来看,虽然弃购者浩繁,但仍完成了刊行。此前,中泰证券在承销湖广转债时候也发生过雷同景象。
3家券商包销金额纷歧。此中,曙光转债承销商包销金额高达3.6亿元,其余两家转债都跨越了1亿元。从最新收盘价来看,3家公司转股价值都低于面值,在市场尚未走稳之际,风险照旧难测。
有业内人士暗示,近期市场疲弱,以至一些次新转债呈现负溢价率现象,好比,盛路转债最新转股溢价率为负5%,这也将影响新券的市场订价。其实,作为报答,上述3家券商获得的承销费用并不高,仅万万元摆布。因而,作为主承销商,券商的风险陡增。“在赚取固定刊行费用之时,券商还需要考虑包销所承担的市场风险。”
来历:上海证券报
日前,次要生猪上市企业发布了7月生猪发卖数据,此中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别离发卖肉猪169.67万头和100.2万头,环比添加5.13%和22.9%。
武汉期货开户_南京期货开户_成都期货开户_厦门期货开户【团购+一分】期货开户 油价面临多重不确定性 EIA原油库存下降幅度远远 玉米将从强劲的预期回归 基本面驱动增强了对炼焦 铝业旺季,预计不会再有 欧美经济预期不容乐观 涨价不仅仅是轮胎传导压 宏观仍有不确定性,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