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近风险资产压力的原因,东证期货贵金属高级分析师徐颖对中国证券法记者说,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欧美疫情的担心。 欧洲主要国家新出现确诊病例加速上升,各国也相继推出限制经济活动的措施,妨碍了第四季度经济复苏,疫情加剧了市场通缩预期。 徐颖认为,目前欧美采用的政策措施极为有限,欧中央银行和联邦储备系统短期内没有发表更宽松的措施,但美国的第四次财政刺激方案迟迟不能发表,政策的缺乏强化了市场对经济的悲观期待。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原油首席分析师隋晓影表示,最近世界风险资产集体下跌的重要原因是欧洲、美国等地区疫情再次发酵,每天的新病例数持续更新,未来世界经济和需求前景再次蒙上阴影,避免市场风险。 此外,美国大选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市场的风险规避需求。 。 美元或大规模资产变动的锚 展望后市,徐颖认为影响短期行情的主要宏观因素是美国大选,选举结果依然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市场展望气氛浓厚,风险偏好受到压力。 选举结果落地后,财政刺激方案和疫情的进展领导市场。 第四季度美国经济的恢复动能减弱了,因此有必要发表新的财政刺激方案。 关于大宗商品市场,徐颖认为有必要关注两方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欧美间疫情的差异值得关注,今后一个月欧洲的状况可能比美国恶化,这将比欧元对美元的表现更强,压迫大宗商品。 另一方面,欧美经济基本面的疲劳抑制了总需求,存在一定的通缩预期,供给方减产的空间有限,原油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预计联邦储备系统货币政策将保持展望状态,保持目前的利率水平和资产购买规模,对流动性敏感的铜价缺乏上升的动力。 美国财政刺激提高日程后,市场风险偏好预计会恢复,利空美元指数,利多大宗商品。 未来大规模资产运行的核心驱动有两个方面,一是未来疫情的发展和疫苗什么时候能有效地作用于疫情。 二是美国大选的最终结果和选举后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政策取向。 这两个因素都影响大宗商品的运行方向,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变化对大宗商品形成方向性指导。 。 隋晓影认为,从短期来看,疫情主要原因是抵抗恢复中的经济和原油需求,除了美元的阶段性强势外,年底前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维持低位运行,暂时没有上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