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大宗产品市场画风骤变,空头气氛弥漫,原油、甲醇、郑棉期货更是遭受跌停。农产品方面,郑棉期货主力合约跌停,红枣、苹果别离跌3.3%、2.46%;黑色系方面,前期持续走强的铁矿石近期也掉头回落,主力合约跌3.47%,焦炭跌3.87%。 从大宗产品最近走势来看,普跌原因来源于微观层面系统性危险共振。除了出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远景的担忧要素之外,地缘形势危险,如英国硬脱欧危险上升、伊朗形势严重,都意味着全球方针方面的协同会大打折扣。 从工业方面来看,原油跌落可能源于美国依托页岩油追求原油的全球定价权,尽管OPEC+继续实施减产,但全球原油库存水平仍在走升,主要是美国及其盟友国在增产。化工品方面,如PTA、塑料和甲醇价格暴跌,主要是因本钱塌陷和下游汽车等产制品出口方面存在不确定性。棉花方面则因微观层面扰动可能会冲击棉纺出口,因此价格遭受重创。 实际上,5月以来,全球权益类财物就出现持续跌落,比方美股、A股和原油等,而避险类财物如贵金属和美债等国债方面则体现偏强,美债3月期和2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倒挂,德国部分期限国债收益率也已转负。 从近期经济形势和大类财物体现来看,目前的环境类似于经济增长停滞期,但物价没有急剧下降,尤其是‘猪周期’主导的CPI保持坚硬。而从美林出资时钟来看,在经济滞涨期以及类滞胀期,产品和股票体现均欠安,现金以及国债体现可能会较好。 从全球经济周期情况看,目前还是处在衰退向复苏期间过渡时期,但主要经济体所在阶段不同,从美林出资时钟看,债券是此阶段体现最好的财物之一,大宗产品还处在熊市或者震动走弱阶段,股市则会领先经济底部企稳反弹,美股相对仍处牛市,假如微观层面扰动要素平缓,中国股市全体也将会迎来震动反弹或以牛市复苏为主。 尽管业界对当前经济运行周期所在的阶段的判别有所出入,不过,因当前所在的阶段较为特殊需进一步分析。 展望后市,上半年,大宗产品以震动下行为主,下半年假如经济增速探底回升,则有望迎来弱势反弹。相对来说,股市下行空间较为有限,一旦方针面上出台利好或微观层面扰动危险得到开释,股市会较经济、大宗产品提早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