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的金秋时节,阿根廷重要大豆产区罗萨里奥一片丰盈现象,络绎不绝的货车将大豆、玉米(1955, -9.00, -0.46%)等作物从田地拉到工厂进行粗加工。可是,田间地头的这番热闹现象与当下国际交易环境中的一股寒流很不搭调。 阿根廷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出口国之一,大豆交易与阿根廷经济息息相关。去年阿根廷本币比索呈现大幅价值降低、经济呈现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阿根廷大豆因气候原因大幅减产,导致阿根廷创汇才能大幅萎缩,削弱了其对汇市的调控才能。 阿根廷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估计本年阿大豆产量可达5600万吨。各大机构此前也纷纷猜测阿根廷本年大豆出口额可能会破纪录。 然而,美国政府执意向我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打破了阿根廷豆农和出口商对本年大豆出口远景的憧憬。美国频频挑起针对我国及其他交易伙伴的经贸摩擦,受此影响,国际商场大豆价格大跌,阿根廷大豆商场行情一泻千里。 阿根廷时刻紧盯国际大豆价格动摇,这场波及全球的中美经贸摩擦让阿根廷也暴露在危险之中。经贸摩擦给国际谷物价格带来巨大冲击,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大跌,阿根廷遭到严重影响。 经贸摩擦升级对阿根廷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大豆出口,还波及大豆副产品出售。美国豆油厂以更便宜的价格取得大豆后出产豆粕(2880, -96.00, -3.23%),并以更低价格进入欧洲商场,而阿根廷有约30%的豆粕出口欧洲,这使阿根廷豆粕出口困难重重。 阿根廷经济本年仍遭受货币价值降低和通货膨胀的严峻挑战,大豆出口遭遇颓势对阿根廷来说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