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开市以来,国内钢铁产值下降、钢材价格显着回落,但铁矿石指数价格上涨约15%,且持续处于高位,动摇频率和起伏不断增大。 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15日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表明,当时铁矿石指数走势显着与供需基本面和现货商场偏离,商场各参与方需防范其中的危险。 去年同期的铁矿石价格因巴西矿难上涨了20%,目前的价格又显着上涨,更多是受资金和情绪驱动。春节后开盘至3月13日,普氏指数价格上涨15%,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上涨12%,青岛港现货价格上涨1%,而同期钢材价格下跌了9%。指数和期货相关性增强、相互跟随,乃至和上证指数走势共同。 在现有定价机制下,普氏指数对铁矿石成交成果有重要影响。指数机构在现货价格指数编制过程中,要基于现货商场实在成交价格,脱离期货、掉期等金融衍生品的影响。 从供给看,全球铁矿石出口量将恢复增加。澳大利亚相关部分估计,2020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将增加3.7%、巴西将增加7.4%。此外,跟着国内疫情和运输的转好,国内矿山已加快恢复供给。 从需求看,海外铁矿石需求呈下降趋势。国际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现,本年1月份,扣除中国之外的国际其他国家和地区,粗钢和生铁产值同比分别减少3.4%和4.4%。受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影响,估计后期海外钢铁产值降幅将进一步扩展。 矿山应通过第三方现货商场的交易发现价格而不是发明价格。在上游高度集中的条件下,任何由上游企业控制的交易,包括所谓的投标都会产生不公正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