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焦炭出口比重低至2%以下,但今年焦炭开始出现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的迹象。1—5月累计出口焦炭和半焦145万吨,同比下降58.2%,而累计进口焦炭52.7万吨,首要来历国为日本、波兰、澳大利亚等。单纯从冶金焦的口径来看,6月我国已经转为净进口状况。 下半年焦炭市场的中心仍在于供给端的方针扰动。焦化置换产能的投产也与钢铁产能类似,投放进展有所延缓。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焦化置换新增+复产的产能约有1028万吨,慢于预期;下半年估计约2415万吨焦化产能有待投产,但依照进展延缓的状况评估,投产并达到满产的状况或拖延至2021年了。而去产能方案上半年完成了约530万吨(还有徐州约615万吨焦化产能待去),下半年估计仍有2925万吨去产能使命,首要集中于10月以后。结合来看,新增焦化产能的投产影响拖延,下半年去产能的扰动仍存,所以焦炭供给端仍有炒作空间,冷季稍有回调后,估计仍有上行驱动。 焦煤是上半年黑色金属产业链中表现最弱的一个,供给过剩格式明显,而且受到进口焦煤的猛烈冲击。实际上,澳洲冶金煤出口数据显示,1—4月出口量同比下滑2%,但出口中国的冶金煤同比大增近七成。原因在于,日本、印度、韩国等其他首要澳大利亚冶金煤进口国受到疫情冲击明显且持续,对澳洲冶金煤价格构成沉重打击。澳洲焦煤价格曾一度跌至2015年年末的低位水平,近期才有所反弹。 另外,叠加海外焦煤需求伴随着制造业缓慢复苏,下半年澳洲进口煤的冲击环比会明显减小。下半年蒙古煤环比将有所抬升,但现在来看利润欠安,进口并无放量现象。依照当前水平估算,下半年蒙古进口煤的增量与澳洲进口煤的减量基本相抵,环比或稍有增量,但进一步低价冲击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