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给聚烯烃等化工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当时尽管复工潮已开启,但节奏缓慢,供需错配的影响短期内仍不容小觑。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化工行业万众一心,无论是国企仍是民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一起,活跃参与到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化工期货商场。 疫情就是命令,职责显示担任。面对疫情,作为国内重要的塑化产业链服务平台,明日控股等国内大型化工企业在活跃做好企业内部疫情防控作业的一起,还发挥自身事务优势,活跃调运PP纤维料、PC等原料供应下游医疗企业,以出产口罩、护目镜、消毒设备等疫情防控物资,实行应尽的社会职责,助力疫情防控作业。 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贸易商就像一个蓄水池,起到承上启下的效果,可以协助产业链库存更好地流通。然而,让上述负责人慨叹的是,现在,下游需求因不可抗力导致贸易商承上压力骤增。 据了解,各地需求端恢复缓慢,倒逼石化企业减产降负,以此缓解库存压力。就PP而言,除了出产高熔纤维企业要保证疫情物资需求外,其余出产企业被逼下调开工率,如东北地区出产企业,开工较节前下降两三成;华东地区受疫情影响,出产企业的开工在六七成;华中地区整体开工在七成附近。此外,不少上游聚烯烃出产企业也开端采取优惠政策,如返利等,来下降库存压力。 事实上,在疫情对化工品商场的冲击下,只有自己活得好,才干协助别人已在聚烯烃产业链中成为共识。不少企业活跃利用期货这一工具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应对商场危险,稳定商场情绪,增强商场信心,更好地做好渠道保障,提高服务才能。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化工品进出口经营、化工品商场化事务占比最高的央企,中化集团一方面做好对产业链的保障作业,另一方面通过期货商场躲避经营危险,保证出产经营稳定且有序,显示了央企的职责与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