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菜籽接连减产,令菜系种类供给处于紧平衡中,相比增产的豆类和棕榈油,菜油具有更大的上涨潜能。从此前数次由菜油引领的油脂反弹行情简单看出,在油脂价格重心全体处于低位的时分,商场对抄底菜油仍跃跃欲试,估计后期油脂行情的反转也将大概率从菜油开端。2018/2019年度加拿大油菜籽减产约束了其油菜籽和菜油的出口能力,欧盟和澳大利亚也自身难保。由此估计,我国油菜籽和菜油进口增量有限。当时国内对油菜籽和菜油均有进口,进口主要来源于加拿大,最近3年菜油进口量在70万—85万吨,油菜籽进口量在400万—450万吨。 1—8月澳大利亚东部降雨持续低于正常水平,对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州油菜籽的栽培和生长构成要挟,部分地区减产起伏或达25%;加拿大本年度不仅油菜籽栽培面积有所下滑,并且主产区草原三省5—8月作物生长期遭受干旱,对单产构成一定损害;我国本年度油菜籽栽培面积略减,单产则因播期推延、越冬期遭受冻害而有所下滑,估计全体产值小降。菜油逐渐走向商场化。从中长期来看,国产油菜籽连年减产构成国内菜油产缺乏需,在后期临储菜油缺失的布景下,供给缺口成为菜油远月合约走势的重要支撑。 2015年开端,临储拍卖向商场投放了200多万吨菜油,较好地弥补了供给缺口。不过,跟着9月10日临储菜油挂牌销售的结束,临储供给被中止,剩下10万吨左右的临储库存即使后期从头拍出,也难以对商场构成太多供给,国内菜油产缺乏需,令其不得不加大对进口的依靠。然而,长江流域居民菜油消费需求相对刚性,川菜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行也增加了菜油的用量,近几年国内菜油年消费量在550万吨以上,远大于国产菜油产值。国内方面,栽培收益接连下滑,令国产油菜籽栽培积极性持续低迷,当时国产油菜籽年产值仅在300万—400万吨,折合菜油不到150万吨。在食用和工业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油菜籽产值连年下滑,令全球供需平衡表不断收紧,库存消费比从2014/2015年度的15.5%一路下滑至2017/2018年度9.5%的低位,全球油菜籽供给进入紧平衡状况。进入2018/2019年度,全球油菜籽供给收紧格式并未改变,干旱气候引发的欧盟、澳大利亚油菜籽减产,令全球油菜籽库存消费比进一步下滑至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