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4月CPI同比涨幅扩大,分析称,食物价格上涨6.1%,影响CPI上涨约1.19个百分点。其中,鲜菜同比上涨17.4%,影响CPI上涨约0.4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14.4%,涨幅比上月扩大9.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上一年秋季北方水果欠收,本年存量不足,鲜果价格上涨11.9%,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非食物价格上涨1.7%,影响CPI上涨约1.35个百分点。非食物中,医疗保健、教育文明和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6%、2.5%和2.0%,算计影响CPI上涨约0.9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了4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从同比看,CPI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伴随着5、6月假日消费需求旺盛,CPI环比依然存在必定上行压力,保持年中CPI同比高点的判断。不过,通胀本已不是当时货币政策的首要方针,货币政策后续仍将保持逆周期结构性调节。 后续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将逐步闪现。随着抛售、自查对猪价的限制逐步减弱以及旺季的临近,猪价涨势有望加速,叠加超低基数,后续压力将闪现。受肉价上涨拉动,估计禽、蛋价保持强势。全体来看,数据指向目前仍是结构性通胀为主,因此,估计猪价走强对CPI的压力有闪现但仍受对冲力量影响。 后期物价走势仍将首要遭到猪肉价格波动影响,或仍存在必定上行空间。但在其他商品价格全体稳定背景下,单一猪肉价格大幅上涨难以显着、继续推高通胀。由此,估计本年物价局势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显着掣肘。 后续食物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仍将是影响CPI走势的重要要素。年中左右将迎来猪肉价格的季节性上涨,叠加非洲猪瘟的继续发酵,猪肉价格的拉动效果估计将进一步闪现,CPI后续将迎来年内的高点。不过,我们依旧保持CPI温文通胀的观念,猪价要素对CPI同比的拉动幅度较为可控,而世界油价目前也处于中部方位,CPI同比在年中破3%的概率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