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猪的价格已经进入下跌周期。11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记者说。 朱增勇表示,全国猪价格连续12周下跌。 从周价格来看,到10月第四周,农业农村重点监测的500个集贸易市场的猪价格连续12周下跌:从2020年8月第一周37.24元/公里下跌到10月第四周29.82元/公里,累计下跌26%。 500个集贸易市场的猪肉价格从2020年8月第4周的56.09元/公斤,连续9周下跌到10月第4周的47.66元/公斤,累计下跌18.3%。 朱增勇说,全国商品猪供给实现恢复性增长是猪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今年9个月前,规模以上的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1138.38万头,比上年减少28.3%,但环比连续2个月增加,9月环比增加9.0%,显示猪供应底部出现恢复拐点。 另外,前9个月肉类进口总量为741万吨,比上年增加72.1%。 其中猪肉和杂碎进口432万吨,比上年增加93.5%。 猪肉进口同比增长132.2%,为329万吨。 今年预计每年进口400万吨以上的猪肉。 关于今年第四季度猪市场供应情况,朱增勇认为第四季度全国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预计同比增加27%。 根据2017~2019年第四季度猪出栏情况、第三季度末猪生存情况计算,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全国猪平均出栏率为46.07%。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猪生存栏量37039万头和平均躯干重量80公斤的计算,第四季度猪生存栏量和猪肉产量分别为17064万头和136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27%和27.1%,2020年末的 包括猪肉在内的肉类供应状况持续好转,第四季度肉类供应保障能力继续提高,肉类价格整体下跌。 朱增勇说。 据农业农村监测,截至9月,母猪生产能力已经连续12个月恢复性增加,连续4个月同比增加。 猪生存栏连续8个月实现恢复性增长,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母猪生存栏为3822万头,环比增加5.3%,比去年12月增加24.1%。 猪生存栏比上年增加20.7%,为3.70亿头。 猪的生存栏量和能繁殖的母猪的生存栏量连续增加意味着猪的生产能力触底反弹,猪的价格已经进入下行周期。 朱增勇预计全国猪价将继续在12月下跌。 进入制作腊肉的季节,猪肉的消费需求会阶段性增加,会季节性反弹猪的价格,但反弹的空间有限。 2021年,猪价格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高点出现在春节前,下半年将逐渐接近常年的价格水平。今年以来,由于饲料等成本价格上涨,繁自养成本已经从13.5元/公斤左右上升到15元/公斤左右,采购养殖猪出栏成本从18元/公斤左右上升到27元/公斤左右,朱增勇对采购仔猪养殖户构成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