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连升六日,如此景象好久未见。此前,人民币汇率刚刚阅历一轮较快贬值。汇价掉头大涨,表明春节前后一向为国内疫景象势主导的外汇商场买卖逻辑已悄然生变,一起也暗示外汇活动方向或许已呈现变化。 外汇商场演绎的是回转,最近债券商场则只有一个主题——涨。上周,银行间债券商场上,充当风向标品种的10年期国债活泼券190015成交利率下行11个基点至2.615%,仅比2016年同期限国债最低成交利率高0.5个基点,突破已近在咫尺。这背后除了内资的推动,也少不了外资的助力。 在海外商场持续动荡的环境下,人民币财物为何特立独行?又如何取得全球资金的青睐?从根本上说,原因或许有两点——国内外疫情开展错位与人民币财物洼地价值凸显。 过去一个多月,金融商场买卖主线主要围绕着疫情开展展开。2月底以来,我国抗疫逐渐闪现成效,全球局势却愈发严峻。恐慌心情席卷海外商场,风险财物大跌,避险财物大涨,阅历疫情检测的人民币财物则成了避风港。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看,我国商场利空正在出尽;海外疫情趋于分散,风险不断添加。谁会是眼下更安全的财物,一望而知。 当时人民币财物不但有避险价值,估值优势也很明显。近期,中美利差不断走高,到达历史高位。上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近150年来首破1%后继续快速下行,3月6日一度跌破0.7%,最终报0.76%,而我国10年期国债估值收益率为2.63%,两者相差近190基点,为2015年以来最大。利差令我国财物洼地价值凸显,加上避险价值吸引,投资人纷繁买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股票,让人民币汇率也受到提振,解说了人民币财物普涨和外资爆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