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期指4月调整买卖规矩后,恰逢权益商场调整,咱们针对商场上呈现的几个疑问,以商场数据为佐证,对股指期货的一些误区进行解读。 第一个疑问,期指买卖康复常态化是否与权益商场走弱有关?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咱们回忆了2017年2月、2017年9月、2018年12月、2019年4月规矩常态化后的体现。回溯前史,规矩调整后的1日以及之后1周,首要指数涨跌互现(甚至涨多于跌),并未呈现首要指数集体下行的现象,因而期指康复常态化与A股股市涨跌无必然联系。 第二个疑问,股指期货买卖自身是否呈现大的改变?答案是否定的。咱们梳理了Tick等级下的单笔成交量的分布以及成交持仓比这两组数据,剖析标明,首要,高频买卖并未大面积参加本轮调整。剖析Tick等级下单笔成交量的分布,若很多投机以及高频资金出场,流动性的改进势必助推单笔成交量的上升。但结合近期数据,单笔大于2手的成交占比仅在五成附近,与2019年2月峰值根本持平。其次, 2018年12月之后,三大股指期货成交持仓比也就至多在1.2,当下成交持仓比间隔此前峰值仍有很大间隔。这从旁边面说明,商场投资者结构并未呈现明显改变,根本就没有过度投机的痕迹,更谈不上对商场跌落有什么作用了。 第三个疑问,是否有所谓空方主力出场?股指期货是一个多空均衡的东西,有多必有空,多空必相等,这是常识,一个空单必然对应一个多单。新一轮规矩优化之后,股指期货持仓数据有所上行,但起伏也不大。以IF合约为例,规矩调整发表日一周之后(4月26日)比规矩调整发表日(4月19日)IF总持仓手数上涨了9.71%。针对这一现象,咱们以为,持仓的改变与保证金下调有关,也与交割因素有关。4月19日恰逢IF1904交割,所以部分投资者会选择在交割日前夕平仓近月头寸,待机遇合当令再选择远月头寸进行布局。所以,交割日之后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期货总持仓容易上行。故持仓状况其实无法说明有什么空方主力更多进入股指期货商场,因为资金即使进入也是多空均衡的。 第四个疑问,套期保值是否对商场产生影响。首要,在2018年12月第三轮期指调整后,期指的日内开仓容量根本可以满意大部分产品的对冲需求。即使是关于未申请过套保编码的客户来说,在第三轮期指买卖调整之后,日内三个品种开仓额度上限已较高,大约累计可对应5亿-6亿的沉淀资金,这已经可以满意不少产品的危险办理需求(80%的私募办理规模在10亿以下)。因而,尽管2019年4月期指日内开仓额度上限进一步扩大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套保需求也会呈现相同量级的开释。其次,结合今年4月末5月初期指前20大座位净多单的改变,咱们发现在跌落途中,三大期指前20大座位净多单数据并未大幅下行,反而在5月6日当日还呈现了净空单明显削减的现象,这能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主力机构未大规模进行空开操作。第三,套期保值自身就是必须两端看的,在股指期货上做空套保必然对应在现货上买入股票,这又谈何借着套期保值打压商场呢? 综上,本轮商场调整与股指期货规矩常态化无关,股市调整的主因仍是根本面的改变,根本面以及资金面共振可能才是商场扶摇直上的主因,商场参加者应客观理性看待股市的调整,科学剖析背面的原因,留意躲避商场危险,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