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农产品因具有固定的一年一度播种、成长和收成季节性周期,使得其价格动摇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时期内会呈现明显的同向运动趋势性。相比基础金属或化工品具有显着的季节性动摇规则,一些研究人士甚至会依据这种规则进行出资。但是从最新状况看,季节性动摇已仅是影响农产品价格走势的一个根本要素,并不是决定走势的主因,还需结合其他的阶段性要素共同来剖析。 以白糖职业为例,因为甘蔗的栽培特性,白糖价格具有三年牛,三年熊明显规则。从消费季节性要素来看,我国每年有两个食糖消费高峰期:一是元旦至新年的节日消费期;二是每年5—8月份和中秋节的夏日消费期。从以往状况来看,在食糖消费高峰期到来的前一个月,白糖价格往往会走高,而消费期往后一段时间,价格则往往会呈现回落。 再比如大豆,依据自然规则从每年4月份开端,北半球大豆主产国开端播种,当年9月份开端收割。从10月份开端,南半球大豆主产国又开端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从这一栽培成长周期可以总结出,每年的7、8月份属于全球大豆供应冷季,大豆青黄不接,消费需求旺盛,因此价格多是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大豆的供应旺季,现货供应充足,价格多处年内低谷。 虽然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成长周期,但近年来,受百姓生活消费晋级、宏观层面扰动要素、汇率变动等要素影响,季节性动摇规则对价格的稳定性影响趋弱。有计算机构通过跟踪首要大类农产品价格在月间动摇状况发现,通常在作物成长关键期变异系数较大,因为各年份对气候体裁炒作程度不同,农产品价格的涨跌起伏存在着较大违背。此外,2005年—2010年季节性指数的变异系数均较1991—1995年呈现不同程度扩大。 此外,从产品供需特点角度来看,季节性剖析仅仅根本面剖析的分支,一般应用在买卖方案阶段。而在实践买卖过程中,当前的商场供需状况,外围以及周边商场运行状况,商场全体的买卖情绪,触及交易的产品还要考虑汇率、船期等要素,以及商场多空资金方的较量等都是不可疏忽的要素,各种要素聚集在一起之后,就会在商场上构成互相的多空力道,也将会在中短期共同决定产品期货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