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的铜可以回收利用,不会降解,使其成为使用寿命长的永久性材料,降低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 根据国际铜协会的数据,全球铜回收率约为60%,约30%的铜供应来自回收铜。 与其他金属相比,铜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它是为数不多的可以100%回收的金属之一;而且再加工后对铜的质量和性能没有损失或影响;而且在铜的回收加工过程中,其能效也很高,比原来的开采加工低80%~90%。 中国人均累计铜消费量惊人 据估计,1900年后生产的5.5亿吨铜中有三分之二仍在使用。 这些块状含铜产品在最终用途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相当于20年的铜产量。 当前的能源转型,即从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向新型可再生能源的过渡,以及能源效率的提高,将极大地影响铜的需求和使用。 据相关估计,到2050年,中国人均累计铜消费量将达到历史峰值,回收生产的铜将满足所有需求。 铜与循环经济密不可分 铜工业是一个非常注重资源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业。 长期以来,铜工业企业积极投资先进技术和工艺,回收采矿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废水和废料。这些资源的回收不仅有助于行业的绿色发展,也带来了经济价值。 铜也与循环经济密切相关,功能性强,导电导热性能优异。它是许多低碳技术的重要材料,也是未来全球主要能源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 铜再生产的能耗较少,废物再加工的能耗仅为一次加工的13%,低于其他材料。同时,还有很多可利用的副产品,铜矿石加工过程中可以产生19种可利用的副产品,如硫酸,建筑行业也可以使用矿渣。 据了解,由于铜的强功能性,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比如相同载流量的情况下,铜缆的直径比铝缆细;废铜可直接用于制作铜线电缆、铜板、铜条、五金制品、水龙头等。 从资源效率来说,冶炼和生产过程中损失的材料只有3%左右,与锌等多种金属行业形成共生业务。 目前,金属回收面临挑战 2017年上半年,国内再生铜产量达到135万吨,同比增长8%,国内废铜回收率接近矿物铜。 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工电子产品、汽车、建筑等领域使用的铜将进入报废高峰期。预计2020年国内废铜量约为280万吨。目前,金属甚至所有固体废物的回收都面临着挑战。如何满足人类对更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需要所有人的智慧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