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橡胶期货价格总是从10660元/吨到12800元/吨。但从国庆节开始,橡胶价格开始快速上涨,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截至10月22日收盘,前期主力橡胶公司2101合约结算价已升至14810元/吨。换句线个交易日的涨幅已经基本相当于前9个月的幅度。需要指出的是,在橡胶价格缓慢上行的前期,国内轮胎企业由于受到汽车行业景气度的上行影响,展开了一轮密集的价格调整。国庆过后,2000多元的涨幅有望再次为下游行业带来新的价格调整窗口。一些企业已经行动了。国庆过后,山东、武汉等地轮胎厂商纷纷宣布涨价。单次调价幅度在2%-3%之间,调价原因多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也在上涨。未来不排除会有更多下游企业加入调价团队的可能性。 橡胶价格创下新高 橡胶期货的高峰出现在2011年初,当时每吨价格超过4万元,下一个高峰是2017年2月的2.4万元。此后一直延续下降趋势,从未改变。但按照目前15000元/吨左右的价格来看,橡胶价格已经突破了近两年的高点,并上升到2018年3月左右的水平。尤其是今年国庆之后,这轮上涨动作非常快。其背后,上游供应方可谓是今年的一次戏剧性遭遇。10月份之后,中国的主要产区云南和海南经历了频繁降雨,影响了产量。海外主要生产国泰国遭遇暴雨,当地原材料价格创下近年新高。中原期货橡胶研究员刘22日表示。百川信息橡胶分析师曲艺也指出,国内橡胶主要靠进口,但今年由于天气、白粉病、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割胶节点推迟到6月初,之后泰国等地7、8月份面临阴雨天气,割胶进度缓慢。相应的,进口原材料以后也会进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下游行业,由于疫情造成的抑制需求在6月份开始密集爆发,加上医疗用品需求的增加和轮胎行业高利润状态下原材料的转移,从而收紧了国内原材料的供应。海南的情况比较好,云南年产量预计会大幅下降,从一些侧面数据可以看出。刘对说道。国内绝大部分乳胶制品都会被登记为上期的仓单,但对比数据显示,交易所登记的仓单数量只有往年的一半。交割商品的短缺也支撑了橡胶期货的价格。需求方面,下半年包括重型卡车和乘用车在内的汽车销售数据有所改善,这显然是由需求方推动的。资本市场和资本水平的因素不容忽视。国内疫情稳定控制后,农产品、化工产品、工业品等商品走出V型反转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上升到疫情前水平。相比之下,橡胶期货在1月份达到14400元/吨的高点,但橡胶期货未能在国庆前有效突破13000元/吨。与疫情前的价格相比,橡胶无疑更容易吸引资本投机,市场也在寻找估值更低的品种。从对比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国庆后的10个交易日,橡胶期货持仓量从23万手增加到33万手,单日交易量从33.5万手增加到同期的103万手,投机活动明显增加。下游调价来了?目前,市场有很大分歧。有人看到2万多,有人觉得价格会跌。百川信息橡胶产业分析师曲艺表示,从库存和种植来看,中长期上涨的可能性更大。目前,中国所有胶乳的消费率都比去年快,这促使所有胶乳库存的减少高于去年同期,表明目前国内市场的下游需求较好。同时,由于近几年橡胶价格持续走低,橡胶农弃种,上游供应不容乐观。橡胶价格持续上涨的基础并不牢固。抛弃种子不是很常见。在2011年橡胶价格创下4万元新高之前,东南亚主要生产国持续增加种植面积,橡胶树种植后可连续生产橡胶15年。除非被大雨冲走或者砍掉,橡胶供应还是很稳定的。 2020年1-8月,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同比下降7.3%。从全球来看,橡胶只是产量的相对减少,而不是完全的趋势变化。还有一点不能忽视,今年橡胶行业处于供需下降的格局。只有疫情得到稳定控制的中国需求更好,其他国家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会延迟海外市场需求的释放。他认为,经过近期的持续大幅上涨,橡胶期货价格已经充分体现了供求关系,未来价格更有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过从10月份开始,每吨近2500元的涨幅应该消化了。目前华东地区所有乳胶现货价格在14000元左右,但市场活跃程度一般,下游轮胎厂可能赶不上。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不太可能在下游高位补货,但如果后期橡胶价格继续维持目前水平,必然会提高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比如今年9月,郑新轮胎、马克西轮胎等轮胎公司发布涨价通知,普利司通等一些海外厂商也宣布上调卡车、公交车子午线轮胎价格。 如今原材料价格再次上涨,国内下游汽车行业的景气度明显提升。国内轮胎企业又迎来了调价窗口。